易车原创2022年是不少新能源车企的爆发之年,除了傲视群雄的比亚迪外,埃安在2022年继续稳坐第二把交椅,2022年销量达27.1万辆,创下销量增速新纪录。
趁着这股向上势头,埃安在广州车展重磅发布四门GT轿跑车Hyper GT,官方高调宣称“我比特斯拉Model 3贵,但你们会选我”,吸睛无数。
(相关资料图)
到底埃安有着怎样的底气与自信?又是如何取得2022年佳绩?在广州车展上,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、副总经理肖勇、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张帆接受媒体采访,逐一解答。
持续奋战中高端赛道
作为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市中增长最快的一批车企之一,埃安1-12月份累计销量达到27.1万辆,同比增长120%。近年来,埃安陆续推出了AION S、AION Y、AION V、AION LX,完成对10-50万元区间的价格覆盖。
凭借着续航里程长、性价比高的产品力,以及自研创新,埃安逐渐在15-25万元市场占据着领先优势。肖勇自信地表示:“基于目前的表现,我们认为埃安在中高端的战略市场已是头部企业了。”
在不断走高的销量背后,外界对于埃安与网约车的捆绑存在一定的担忧。2022年9月,为了打造全新的品牌形象,埃安高调发布了全新Logo、高端品牌“Hyper昊铂”、全新车型“Hyper SSR”。
同时,埃安联手中国航天正式成立“昊铂科研实验室”,双方将会在新型电池开发、电机驱动技术、空气动力学设计、新型材料、AI控制、高精定位、卫星遥感技术等领域,瞬间显得高大上。
发布会当晚的主角——Hyper SSR百公里加速1.9s(赛道版),拥有1225匹的综合马力、12000牛米轮上峰值扭矩,将目标锁定在500万以上,瞬间成为网络热议的谈资。
从定位和意义来看,Hyper SSR是用以拔高埃安形象、提升品牌格调的天花板,但并非承担着走量的任务。那主打25万元乃至30万元以上的Hyper GT则真正肩负起大规模走向市场的重担。
一如Hyper SSR拥有强大气场、惊人数据,Hyper GT的出场同样亮点十足:旋翼门、电动尾翼、0.19Cd风阻系数(官方宣称史上最低量产车风阻系数)、4秒级的零百加速、红外遥感技术……
这也是为何埃安敢在广州车展高调喊出“我比特斯拉Model 3贵,但你们会选我”的重要原因。诚然,每一家车企造出中高端电动轿车后,都绕不开与特斯拉Model 3展开贴身肉搏,但真正能在销量上反超特斯拉Model 3者寥寥无几。
埃安并没有望而怯步,它明白超越才是Hyper GT存在的意义。肖勇坦言:“如果今天我们连一个别人5年前的产品(Model 3)都不能超越的话,那我觉得中国的新能源行业再发展下去,底气和动力可能也就不足了。”
早在2019年,埃安就推出第一代纯电平台,目前已经迭代到第三代——AEP 3.0高端纯电专属平台。该平台在AEP 2.0大空间、长续航、高安全、高智能化等优势的基础上,将优化重点放在操控乐趣上。
因此,我们可以看到Hyper GT拥有4秒级的零百加速、精准转向水平和极快的反应速度等特性,具体它将会有怎样的驾驶表现?会让多少人放弃Model 3,转向Hyper GT?
春节后的赛道试驾体验以及量产交付(2023年上半年上市交付,现已开始盲订)将给予我们答案。
Hyper卖给谁?
在广州车展上,Hyper GT以“年少有为”为主题正式亮相,正好道出Hyper的目标群体——90后高端人群。如今,90后消费者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力,当中不乏拥有富裕的童年和经济实力的人群,因此埃安坚信90后拥有足够的消费力。
在高端燃油车领域,市场机会往往被一些老牌豪华车占据,包括 BBA、保时捷等。但来到新能源赛道,中国市场给予了自主品牌两个前所未有的机会:
一是中国年轻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包括汽车、手机、无人机、服装等等都更加认可,越来越愿意购买中国的豪华品牌;
二是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发展,无论市场容量,还是产品、技术,中国品牌已经走在前面。在纯电的赛道上,“年少有为”的人群正是中国品牌的高端化的一个机会,也是一个明显趋势。
因此,埃安认为年少有为的90后高端人群是未来的主要金矿。在Hyper GT身上,我们很容易挖掘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元素,
譬如在设计方面,张帆称Hyper GT运用“风生水起”设计语言,通过参考圆润饱满的水滴造型,进一步减少阻力,同时又赋予了简洁优雅的车身设计,与中高端用户的品味更好地连接起来。
以超跑的标准造出一台吸引高端年轻群体,是埃安交给中高端市场,继续稳坐新能源第一阵营的关键。
年销100万辆的小目标
对于未来,埃安提出过”有马路就有埃安“的终极愿景,具体目标可拆分为:2023年的目标是保50万增60万;到2025年,埃安争取到100万(含出口)。
这意味着2023年需要在2022年27万辆的基础上,几乎翻一倍,增长至50万辆;到2025年的100万辆基本已是广汽集团销量的三分之一。
年销100万辆看似宏大,但在古惠南看来这个目标其实显得有些保守,他表示:“在高速增长的新能源全新赛道,如果占有率不占到5%甚至到10%之间,它的发展就不算特别强”。
若保守估算中国乘用车市场年销量为2500万辆,假设埃安年销量为100万到120万,意味着在中国2500万的市场的占有率大约为7%左右,方可保证在主流之上。
另一方面,美系车、韩系车、法系车等多个合资品牌逐渐走下坡路,剩下德系、日系尚有较强的竞争力。古惠南表示,当这些百年企业在中国市场失速,甚至退出中国市场,空余的市场空间肯定会留给中国车企。
从市场现在与未来的趋势来看,市场向中国头部企业靠拢,占领上风的自主品牌充满着各种可能性。
埃安已身处新能源车企第一阵营,其在专属平台、三合一电机、弹匣电池、自动驾驶、星灵架构等等方面都具备创新优势,同时拥有巨大的体量基础,这些都是埃安的底气。
27万辆只是埃安一个全新的起点,未来3年埃安还会继续步履不停,向着100万辆的“小目标”迈进。